比如家里冰箱运行的嗡嗡声、走路时鞋子摩擦地面的声音、甚至自己呼吸的声音。
长期听力不好,大脑会 “忘记” 这些细微声音,突然听到就会觉得是 “杂音”,就像很久没戴眼镜的人,刚戴上会觉得世界太清晰反而不适应。
再讲 “像喇叭扩音”:
这通常不是机器本身的问题,大概率是两个小问题
耳塞 / 耳模没戴对:
如果耳塞没塞紧耳道,或者耳模大小不合适,声音会从缝隙里漏出来,再反射回耳朵,就会有 “空响的喇叭感”。
以前戴别的牌子没这问题,可能是当时的耳塞更贴合你的耳道。
声音参数没调好:
每个人的听力损失不一样,比如有的人是高频听不见,有的人是低频敏感。
如果助听器的参数没根据你的听力情况调准,比如高频调得太高,就容易有尖锐的 “扩音感”;
以前戴的牌子声音不一样,也是因为当时的参数更匹配那时候的听力状态(听力是会变化的,不是一成不变)
02
4 步解决:别慌,慢慢调就能顺耳
知道了原因,解决起来很简单,不用急着换机器:
先 “慢适应”,别一下子戴太久:
刚开始每天戴 1-2 小时,只在安静的地方戴(比如家里),先让大脑适应冰箱、钟表这些 “新声音”,等不觉得吵了,再慢慢增加佩戴时间,去户外或人多的地方。
检查耳塞 / 耳模有没有戴到位:
戴的时候把耳塞轻轻塞进耳道,直到感觉贴合、没有漏风的空隙;
如果是耳模,要确保和耳甲腔(耳朵里凹陷的地方)完全贴合,实在不会调,下次去验配店让工作人员教你。
及时找验配师调参数:
如果还是觉得像喇叭,或者杂音明显,别自己按按钮调!
直接联系验配师,告诉 TA “哪里不舒服”
比如 “听人说话像扩音”“觉得冰箱声音太吵”,验配师调一下参数,通常就能改善(很多验配店支持免费复调,不用额外花钱)。
给耳朵 “留缓冲”,别和以前的牌子硬比:
每个牌子的声音风格不一样,有的偏清晰,有的偏柔和,就像换手机时,刚开始觉得新手机的屏幕颜色不一样。
给自己 1-2 周适应期,别刚戴几天就和旧机器对比,适应后会发现新机器的优势。
最后说句实在话
助听器不是 “戴上就万事大吉” 的设备,它更像 “定制的听力辅助工具”
就像配眼镜要验光,助听器也需要 “验听 + 调试 + 适应”,这个过程急不来。
如果戴了 1-2 周,调整后还是不舒服,再和验配师沟通,看看是不是耳塞需要换尺寸,或者参数需要再细化
但 90% 的情况,都是适应后就会慢慢顺耳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