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
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,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。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,天公就是玉皇大帝,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,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,代表至高無上的天。這一天的傳統民俗,婦女多備清香花燭、齋碗,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,求天公賜福,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、避災、祈福的美好願望。
基本介紹
中文名:正月初九外文名:Lunar January 9th俗稱:天公生概述: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。節日簡介:在中國民俗信俗中,正月初九
節日介紹,祭拜儀式,注意事項,民俗節日,玉皇大帝,禮拜儀式,
節日介紹在中國民俗信俗中,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,俗稱“玉皇會”,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,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。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親自降臨下界,巡視察看各方情況。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。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回鸞返回天廷。是時道教宮觀內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齋蘸科儀。玉皇的生日,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,自午夜零時起一直到當天凌晨四時,都可以聽到不停地鞭炮聲。祭拜儀式祭拜公的儀式,相當隆重,在正廳天公爐下擺設祭壇,一般都是用長板凳或矮凳先置金紙再迭高八仙桌為「頂桌」,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,後面另設“下桌”。“頂桌”供奉用彩色紙製成的神座(象徵天公的寶座),前面中央為香爐,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,爐旁為燭台;其後排列五果(柑、橘、蘋果、香蕉、甘蔗等水果)、六齋(金針、木耳、香菇、菜心、菀豆、綠豆等)祭祀玉皇大帝;下桌供奉五牲(雞、鴨、魚、卵、豬肉或豬肚、豬肝)、甜料(生仁、米棗、糕仔等)、紅龜粿(像龜形,外染紅色,打龜甲印,以象徵人之長壽)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。注意事項在祭拜天公之前,全家大小都得齋戒沐浴,初九當天,更禁止家人曬衣服,尤其是女褲、內衣或倒垃圾桶,以表示對玉皇大帝的尊敬;祭品如果要用牲畜的,一定要用公雞、不能用母雞。若是要還願時,必須用全豬或全羊。有些虔誠的家庭以為在家裡祭拜還嫌不足,會連夜趕往各地的天公廟禮敬,像台南終義路的天壇、高雄的天公壇、木柵指南宮等,每年的農曆大年初八便燈火通明,熱鬧非凡。天公生當日也有“安太歲”的儀式,當年生肖沖犯太歲的人便可以到廟中,寫上自己的姓名、年歲,再添一點香油錢,委由廟方負責供奉即可。另有一個安太歲的方法:年初時在家裡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圍上紅色片作爐,寫上“太歲星君到此”,再每日供奉即可。福建和台灣民眾稱玉皇大帝為‘天公’正月初九要‘拜天公’一家老小,齋戒沐浴,上香行禮,祭拜誦經,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。中國北方過去還有舉行玉皇祭,抬玉皇神像游村巡街的習俗。十二月二十五日傳稱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間的日子,舊時道觀和中國民間都要燒香念經,迎送玉皇大帝。民俗節日民間傳說:七不出,八不歸,上九辦事古代中國人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,最多,最大,因此為上。又稱這天是“天日”,傳說是玉皇大帝的生日,必須隆重慶祝。九與酒諧音,九不能離酒,各家各戶都準備豐盛的酒宴,盡興喝個痛快,給玉皇大帝祝壽。舊時的這天晚上,男女相聚在大樹下(最好是桂花樹)唱歌,請玉皇大帝最寵愛的小女兒七仙女下凡,所唱歌曲必須歡樂吉祥,讓七仙女高興,她一高興,父皇玉帝就會保佑人間一切順利。恩施土家人還認為上九日辦事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,故有“七不出,八不歸,上九辦事一大堆”的說法。“七不出”,是說初七不要出門做生意和辦事情,做不好,辦不成。“八不歸”,是說出門在外的人,不要在這天回家,“歸”有完成之意,“八”寓意“發”,應該“發”的就不應該有“完成”之意。“上九辦事一大堆”,是說上九日這天辦事,會受到玉皇大帝的福庇,辦事不僅能辦成,還會辦得又多又利索。時至今日,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,還會將難辦的事情放到這天來辦。這天辦事效果好,實際是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的俗信,人們在辦事的交際中,認為有皇天在上,不敢虛偽刁難,互相通情達理,事情容易辦成。七不出,八不歸正解七不出。說的是出門前,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。這七件事是:柴.米.油.鹽.醬.醋.茶,即平常我們說的開門七件事。以前出門的人往往是當家人,是一家的主心骨,因此,必須安排好家裡的生活才能出門。八不歸。說的是出門後,有八件事沒做好不要回家。這八件事是:孝.悌.忠.信.禮.義.廉.恥。這是古人的八條做人基本道德準則,違犯了任何一條,都是對不起祖宗,都無臉面對家人。民間傳說閩南與台灣民間的神明許多是屬於道家的神。玉皇大帝,簡稱玉帝,俗稱天公。是宇宙中統領三界的神明,他本身永住天上,但委派諸神到世間來觀察人間的善惡,閩南與台灣民眾奉祀“玉皇大帝”是玉帝,或稱“玉天大帝”、“玉皇上帝”、“昊天上帝”、“天租公”、“天帝”、“玉皇”,俗稱“上帝”、“天公”等。“玉皇大帝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,故名之“玉皇”。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轄民眾、還統攝天、地諸神,諸教仙佛都受其令,可謂神中之神。玉皇大帝道教稱天界最高主宰之神為玉皇大帝,猶如人間的皇帝,上掌三十六天,下握七十二地,掌管一切神、佛、仙、聖和人間、地府之事。亦稱為天公、天公祖、玉帝、玉天大帝、玉皇、玉皇上帝。據《玉皇本行集》記載: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,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,輔國救民,渡化眾生,歷億萬劫,終為玉帝。有說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‘元始天尊’(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簡稱。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。)其實這是誤稱。玉帝乃元始天尊指令為統轄三界之神。古人認為“天”是宇宙萬物的主宰,也是萬物生長化育的本源,所以不可不敬天畏命,順天行道。於是“天”命令天子來人間執政治民,天子必須順應天意,這樣才能風調雨順,國泰民安,否則天子違反了天道,天就會降下各種災害懲罰。天子既然是奉“天”之命治理人世,所以天子不得不崇拜“天”,定期的“祭天”,就不但是天子必行的職責,也是國家的大典。天子敬畏“天”,庶民百官自然而然的也敬畏“天”,可是“天”是無形的、渺茫的,人又怎么能祭祀他呢?故而祭奉“玉皇大帝”。因玉皇大帝起初原無神像,到宋真宗時,才為他塑像,視其自家祖先,封其為玉皇。統領天、地、人三界據閩南與台灣民間傳說,“玉皇上帝”不但授命於天子,統轄人間,而且也統轄儒、道、釋三教和其他諸神仙,以及自然神和人格神——即古來所謂的天神、地祇、人鬼都歸其管轄,天神就是屬於天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,包涵日、月、星辰、風伯、雨師、司命、三官大帝、五顯大帝等,而玉皇大帝也屬天神之一,地祇就是屬於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,包涵土地神、社稷神、山嶽、河海、五祀神,以及百物之神,人鬼就是歷史上的人物死後神化的,包涵先生、先公、先租、先師、功臣,以及其他歷文人物。抑且,玉皇上帝統領天、地、人三界神靈之外,對於天地,宇宙萬物的興衰隆替、吉凶禍福都得管,因此便有像人間那種政治組織,所以通俗又認為玉皇上帝之下,在中央行政方面,有管理學務的文昌帝君,有管理商務的關聖帝君,有管理工務的巧聖先師,有管理農務的神農先帝;在地方行政方面,有城隍爺、境主公、土地公、地基主、東嶽大帝、青山王,在司法方面,有鄂都大帝和十殿閻王;總之,玉皇上帝為神中之神,所以人人都以玉皇上帝為神中的至尊。元始天尊是道教中最高級的神明,他是萬物元始的至尊,故又敬稱“元始天尊”。地位在三清尊神之上。但在世俗地球人的心目中,玉皇大帝卻是中國最大的神祇,是眾神之王。
在《西遊記》中,玉皇上帝管轄著一切天神、地祇、人鬼。他住在天上宮闕里,辦公衙門是金碧輝煌的靈霄寶殿,手下的武神有托塔天王、哪叱太子、巨靈神、四大天王、二十八宿、九曜星、五方揭諦等,文神有李老君、太白金星、文曲星、丘真人、許真人等。他還管轄著四海龍王、雷部諸神,以及地藏菩薩、十殿閻君等。玉帝源於上古的天帝崇拜。殷商時期,人們稱最高神為帝,或天帝、上帝,這是一位支配天上、地下、文武仙卿的大神。周朝及後世統治者利用天帝崇拜,鼓吹“君權神授”,極力宣稱自己是天帝的兒子,故稱“天子”。東漢後期,道教產生,百姓也知道了他是三界的皇帝,並總管三界、十方、四生、六道。玉皇大帝成為全民(以漢族為主)崇拜的最高神。道教還傳下了一部《玉皇經》,記述了五帝的一生“神跡”。說他本是極其遙遠年代的光嚴妙樂國的王子,後來捨棄了王位,在山中學道修真、輔國救民、度化群生。經過了三千二百劫,始證金仙,當上了“清淨自然覺王如來”,又經遇劫難,才當上了玉皇大帝。玉皇大帝的塑像或畫像,一般是身穿九章法服,頭戴十二行珠冠冕旒,有的手持玉笏,旁侍金童玉女,完全是秦漢帝王的打扮。亦或人間的帝王本來就是依照神仙來打扮自己。道士們只能用世間最高貴的形象去塑造諸神之王,人間帝王也很樂於看到仙國主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。閩南與台灣地區的一些善男信女,都認為玉皇大帝是操縱人間禍福吉凶的主宰,更確信他也掌握人間萬物生長、保育和賞罰的大權,是一位極具威嚴的神,所以玉皇上帝的聖誕祀,更個問於一般諸神的祭典了。因帝玉皇大帝是如此的崇高偉大,所以中國民間無法為他塑造神像,而以“天公爐”象徵。如果信徒要祭拜玉皇大帝,就每天對“天公爐”焚香膜拜;另有一說:玉皇大帝是三官大帝中的“天官”,故而供奉“三界爐”上香致意。有些鄉下民家僅在庭院門前豎立一根插香竹竿,表示玉皇大帝的無影無形,每天早晚燒香祭拜。禮拜儀式中國民間認為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,即所謂的“玉皇誕”,閩南與台灣俗稱“天公生”。是日道觀要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,誦經禮拜。家家戶戶於此日都要望空叩拜,舉行最隆重的祭儀。此日待人處事皆講求和氣,不可冒犯天神。許多道教觀都有慶祝以對天公的感恩,尤其是福建人更重視天公誕這個日子,為了紀念其先人為避追殺,在新春期間躲進甘蔗園裡避難,而脫離險境。故後人在天公誕時還特別用甘蔗來拜天公;有的還請法師來做法事以祈求天官賜福。拜天公的祭典,自初九的凌晨開始,一直到天亮為止。在這一天前夕,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,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,家家戶戶都在正廳前面,放置八仙桌,搭起祭壇,供桌上備神燈、五果(柑、桔、蘋果、香蕉、甘蔗)、六齋(金針、木耳、香菇、菜心、豌豆、豆腐等),並面線塔,另設清茶三懷,還有甜粿、社龜,到了時辰,全家整肅衣冠,按尊卑挨次上香,行三跪九叩禮拜,然後燒天公金。農曆正月初九為玉皇上帝誕辰,那么難道正月初一至初八就沒有天地嗎?傳說各住家的灶神監視其家人的善惡,於農曆二十四日夜晚,上天向玉皇報告,而玉皇上帝於二十五日隨著諸神巡視諸天,並決定人民來年的福禍。因此,一般人就齋戒沐浴並焚香崇拜他。閩南與台灣地區不少民眾,尤其是鄉村十分崇拜玉皇大帝,對玉皇大帝的普遍敬奉,反映了人們對未知世界的神往和對現實的不滿,以及對神權的敬畏和對不死的追求。
相關詞條
正月初九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,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。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,天公就是玉皇大帝,是主宰三界最高的神,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...
正月初九龍燈會正月初九龍燈會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。農曆正月初九,是南澗街一年一度的傳統龍燈會。這一天,人們可以領略到南澗各族民眾精彩紛呈的龍燈表演盛況。在南澗一帶...
琅琊山初九廟會琅琊山初九廟會是融民間藝術、宗教信仰、物資交流、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傳統民俗活動。文化遺產名稱:琅琊山初九廟會。所屬地區: 安徽 · 滁州·琅琊區遺產編號:X—4 ...
皂河正月初九廟會皂河正月初九廟會是集祭祀、歌舞、文娛、商貿於一體的地方傳統民俗活動。 每年正月初九趕皂河龍王廟會成為很多宿遷人的首選,自清代以來,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八、初九、初...
天公生天公生是福建、四川、台灣等地傳統節日。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,其故事出自女媧娘娘開天地,造萬物。初一為雞日,初二為狗日,初三為豬日,初四為羊...
元九登高節(達州登高節)元九登高節是四川達州的地方傳統節日,是四川十大地方名節,是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是綿延上千年傳承下來的一項盛大的登高民俗活動。每年農曆正月初九,數十萬人...
拜天公閩南地區、台灣省漢族民間節日。每年正月初九舉行。當地民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,非常重視。臨近節日,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、製作龜粿、發粿等,作為供品。...
天日天日即正月初九,中國民間傳說中玉皇大帝的生日。農曆正月第九天,一般都是在立春的節氣剛過,恰是“一陽初始”是大自然開始“萬象回春”的時刻。明王逵《蠡海集》...
春節(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)現在農曆的“正月一日”,歷史上稱為上日、元日、改歲、三朝、正日、元辰、...正月初九是天日,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,俗稱“天公生”。有說“...
春節(中國傳統節日)在現代,人們把春節定於農曆正月初一,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(上元節)新年才算...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過大年,在正月初九至十一過小年。臘月三十晚上要殺豬、...
琅琊山廟會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九是琅琊山廟會,是皖東地區歷史悠久、規模最大、影響最廣的傳統民俗活動,能吸引方圓數百里成千上萬的民眾前來觀光旅遊,正月初九這一天,人們紛紛到...
漢族節日天日節 正月初九 地日節 正月初十 元宵節 正月十五 亦稱上元節、小正月、元夕或燈節。 天穿節 正月二十 填倉節 正月廿五 正月晦 晦日 中和節 ...
諸佛菩薩聖誕日正月初六日 定光佛聖誕 四月廿八日 藥王菩薩聖誕 八月廿二日 燃燈古佛聖誕 正月初九日 帝釋天尊聖誕 五月十三日 伽藍菩薩聖誕 九月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 二月...
拜太歲(中國民間傳統習俗)太歲是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,源於古代中國民間的天體崇拜,與歲星(木星)有一定的關係,由道教繼承發展為拜太歲信仰。常見的化煞解厄方法,大多數以在正月初八舉行。當代...
熱門詞條
塔尼特·菲尼克斯
賴薇如
WinAVI Video Converter
淚若雨下
台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
憂愁
onion
手工皂
father
許願池
毅光年
free style
大凍山國家森林步道
跑
漫畫博覽會
是你決定我的傷心
林志玲壁紙
慕南枝
疤痕
武王
亞細亞的孤兒
義大世界購物廣場
灌籃高手全國大賽
55
小鳥游
Passport
離奇失蹤
運動飲料